一般而言,多数微生物除臭剂的有效工作温度区间在 10℃ - 60℃。在这个范围内,除臭剂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够保持活跃状态,正常发挥分解、转化异味物质的功能。当温度处于 26℃ - 38℃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为旺盛,除臭效果也*为显著。就像在垃圾处理站,如果环境温度能维持在这个*佳区间,微生物除臭剂能快速将垃圾分解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转化为无害的氮气、水和硫酸盐等物质,大大降低异味浓度。
一旦温度低于 10℃,微生物的细胞生长会受到极大限制。它们的代谢速度减缓,酶的活性降低,对异味物质的分解能力也随之下降。例如在北方冬季,室外温度常常低于 0℃,若直接在这样低温的环境中使用微生物除臭剂处理污水池异味,其除臭效果会大打折扣,可能需要延长处理时间或增加使用剂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微生物在低温下并不会死亡,当温度回升到适宜范围,它们仍能恢复活性。

当温度超过 60℃时,情况就不太乐观了。过高的温度会破坏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导致微生物死亡,微生物除臭剂也就失去了除臭能力。比如在一些高温工业车间,若废气温度高达 70℃ - 80℃,直接使用微生物除臭剂处理废气中的异味,几乎无法起到除臭作用。此时,需要先对废气进行降温处理,将温度控制在微生物除臭剂适用范围内,才能让其发挥功效。
养殖场:畜禽自身会散发一定热量,尤其是密集养殖的环境,夏季室内温度容易升高。在使用微生物除臭剂时,要做好通风降温措施,防止温度过高影响除臭效果。同时,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圈舍温度过低,可适当提高微生物除臭剂的使用浓度,维持除臭性能。
垃圾填埋场: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会因微生物发酵产生热量,导致局部温度升高。在夏季高温时段,需密切监测填埋区域温度,超过 60℃时,可通过洒水等方式降温后再使用微生物除臭剂。而在冬季,对于北方寒冷地区的垃圾填埋场,可选择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时段进行喷洒作业。

水处理厂:污水的温度会随着季节变化以及工业废水排入情况有所波动。在夏季,南方地区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温度可能接近甚至超过微生物除臭剂的适宜温度上限,此时可通过调节曝气系统、增加冷却装置等手段降低水温,确保微生物除臭剂正常发挥作用。冬季则要关注水温过低问题,必要时可对污水进行预热处理。
微生物除臭剂在 10℃ - 60℃的温度范围内能够较好地发挥除臭功效,*佳温度为 26℃ - 38℃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场景的温度特点,合理调整使用方法和条件,让微生物除臭剂始终保持高效的 “除臭战斗力”,为我们营造清新的环境。你在使用微生物除臭剂时,是否遇到过温度影响效果的情况呢?欢迎分享你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