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垃圾焚烧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含有多种重金属污染物,如汞(Hg)、铅(Pb)、镉(Cd)、砷(As)等,这些重金属具有毒性强、易富集、难降解的特点,一旦排放到大气中,会通过呼吸道、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在垃圾焚烧厂废气重金属治理领域,活性炭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卓越的吸附能力,成为当之无愧的治理 “主力军”,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效果。

垃圾焚烧厂废气中的重金属主要以气态、固态和气溶胶等形式存在。在焚烧过程中,垃圾中的重金属元素如汞、镉等会因高温挥发进入烟气,部分重金属则会附着在飞灰颗粒上。这些重金属污染物不仅难以用传统的除尘、脱硫技术有效去除,还可能在处理过程中发生形态转化,增加治理难度。例如,气态汞具有高挥发性和毒性,传统的湿法脱硫工艺对其去除效果有限,而活性炭的特殊结构和表面性质,使其在重金属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活性炭对垃圾焚烧厂废气中重金属的卓越治理能力,源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首先,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每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 500-1500 平方米,丰富的微孔、中孔和大孔构成了庞大的吸附空间,为重金属离子提供了大量的吸附位点。其次,活性炭表面含有多种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羰基等,这些官能团能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等,增强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此外,通过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如负载硫、氯等元素,或采用金属氧化物浸渍,可进一步提高其对特定重金属的吸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

在实际应用中,活性炭在垃圾焚烧厂废气重金属治理中的表现尤为突出。以汞的去除为例,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在烟气净化系统中采用活性炭喷射技术,将特制的活性炭粉末喷入烟道,与烟气充分混合接触。结果显示,烟气中汞的浓度从 0.3mg/m³ 降至 0.01mg/m³ 以下,去除率高达 97% 以上,远超国家标准要求。这是因为活性炭不仅能通过物理吸附捕获气态汞,还能通过表面的官能团与汞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实现高效去除。
对于铅、镉等重金属,活性炭同样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效果。在某垃圾焚烧厂的烟气处理系统中,采用 “活性炭吸附 + 布袋除尘” 的协同工艺,活性炭首先吸附烟气中的铅、镉等重金属离子,然后与飞灰颗粒一起被布袋除尘器捕获。运行数据表明,该工艺对铅的去除率达到 95% 以上,对镉的去除率超过 98%,使*终排放的烟气中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活性炭在垃圾焚烧厂废气重金属治理中的卓越表现,还体现在其与其他治理技术的协同效应上。例如,与半干法脱硫技术结合时,活性炭可在脱硫的同时,高效吸附重金属离子,实现 “脱硫 - 脱重金属” 一体化治理;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协同使用时,活性炭能吸附烟气中的重金属,防止催化剂中毒,提高 SCR 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这种协同治理模式,不仅提高了重金属的去除效率,还降低了整体治理成本,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活性炭在垃圾焚烧厂废气重金属治理中还具有操作简便、适应性强的特点。通过调整活性炭的喷射量和喷射位置,可根据垃圾成分和焚烧工况的变化,灵活应对不同浓度和形态的重金属污染,确保治理效果的稳定性。此外,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可与飞灰一起妥善处理,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