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作业区是恶臭气体产生的主要源头,植物液除臭剂在此区域的应用需注重及时性和全面性。
在垃圾倾倒和摊铺过程中,可配备车载喷雾设备。当垃圾运输车将垃圾倾倒在作业面后,推土机等设备进行摊铺时,车载喷雾设备同步对摊铺的垃圾表面喷洒稀释后的植物液除臭剂(稀释比例通常为 1:150-1:300)。这样能在垃圾暴露的**时间抑制异味挥发,随着垃圾的摊铺,除臭剂能均匀覆盖在垃圾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对于每日作业完成后的覆盖区域,在覆盖膜铺设前,可采用大型雾炮机对垃圾表面进行一次全面喷洒。雾炮机射程可达数十米,能覆盖较大的作业区域,确保除臭剂充分渗透到垃圾表层,减少覆盖后膜下恶臭气体的积聚。喷洒频率可根据垃圾填埋量和天气情况调整,一般每日作业后喷洒一次。

填埋场的渗滤液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污染物,在收集、储存和处理过程中会释放出强烈异味。
在渗滤液调节池,可安装固定式喷雾系统。在池体上方设置环形喷雾管道,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个雾化喷头,将稀释后的植物液除臭剂(稀释比例 1:100-1:200)均匀喷洒在池面上方。雾化后的除臭剂能与渗滤液挥发的恶臭气体充分接触,快速中和分解异味。喷雾系统可采用定时控制,根据异味浓度设定喷洒时间间隔,如每 30 分钟喷洒 5-10 分钟。
渗滤液输送管道和泵站也是异味易泄漏的部位。可定期向管道内注入植物液除臭剂,通过除臭剂在管道内的流动,对管壁上的污垢和细菌进行作用,减少异味产生。在泵站的集水井内,可放置浸有高浓度植物液除臭剂的海绵或纤维球,利用其缓慢释放的除臭成分,持续抑制异味。
为防止填埋场的恶臭气体扩散到周边居民区等敏感区域,需在填埋场周边及缓冲区采取除臭措施。
在填埋场的边界处,可设置喷雾围栏。沿着填埋场围墙或隔离带,每隔 5-10 米安装一个喷雾桩,喷雾桩高度约 2-3 米,内置植物液除臭剂稀释液(稀释比例 1:200-1:400)。喷雾桩可通过风力传感器控制,当风速较小时自动启动,向周边喷洒雾化除臭剂,形成一道气味屏障,有效阻挡恶臭气体的扩散。
对于填埋场与周边居民区之间的缓冲区,可定期采用洒水车进行植物液除臭剂喷洒。洒水车装载稀释后的除臭剂,在缓冲区的道路、空地等区域进行巡回喷洒,降低空气中的异味浓度,改善周边空气质量。喷洒频率可根据季节和风向调整,在夏季等异味易扩散的季节增加喷洒次数。

植物液除臭剂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不会对填埋场的土壤、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符合填埋场的环保要求。其除臭效果迅速,能在短时间内降低恶臭气体浓度,且作用持久,通过持续喷洒可有效控制填埋场的异味。
与其他除臭方法相比,植物液除臭剂的使用成本相对较低,且操作简单,可与填埋场现有的喷雾设备等结合使用,无需大规模改造设施。同时,其对操作人员和周边生物无刺激性,安全性高。
植物液除臭剂在填埋场的各个区域都能发挥良好的除臭效果,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可显著改善填埋场的恶臭问题,为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