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丛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4小时服务热线(微信同号)
18102219271
微生物除臭剂在垃圾处理厂的应用
来源: | 作者:丛森 | 发布时间: 2025-07-01 | 20 次浏览 | 分享到:

垃圾处理厂的恶臭来源多样且复杂。在垃圾堆放区,大量有机垃圾如厨余垃圾、果皮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腐烂分解。厌氧环境中,微生物将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硫化氢、氨气、甲硫醇、二甲二硫等恶臭气体。其中,硫化氢具有典型的臭鸡蛋气味,氨气则散发着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这些气体浓度一旦过高,不仅气味令人难以忍受,还会对人体呼吸道、眼睛等造成刺激,长期暴露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头晕乏力等症状 。


垃圾分拣过程中,机械设备对垃圾的翻动使得原本被包裹的恶臭气体大量释放到空气中。同时,垃圾中混杂的各类物质相互反应,也会产生新的异味。而在垃圾填埋场,随着垃圾不断堆积,填埋层内部逐渐形成厌氧环境,恶臭气体持续产生并通过土壤孔隙向周边扩散。垃圾焚烧时,若燃烧不充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也会分解产生多种有害且具有恶臭气味的气体,如二噁英等,不仅污染大气环境,还对周边生态系统和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这些恶臭气体的扩散,不仅严重影响垃圾处理厂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引发大量居民投诉,还会吸引蚊蝇等害虫聚集,加速疾病传播。此外,恶臭污染也会对垃圾处理厂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损害,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影响垃圾处理厂的公众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除臭剂的工作原理


微生物除臭剂的核心是经过筛选、培育的特定微生物菌群,其除臭原理主要基于分解代谢、竞争抑制和生物转化等机制。


在分解代谢方面,微生物除臭剂中的好氧微生物,像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在有氧环境下,能够分泌胞外酶,将垃圾中的大分子有机恶臭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例如,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等。这些小分子物质随后被微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内,通过呼吸作用进一步氧化分解,*终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害物质,从而达到消除恶臭的目的。对于氨气,好氧微生物可以将其作为氮源,通过硝化作用将氨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实现无害化处理。


厌氧微生物,如产甲烷菌、脱硫弧菌等,在垃圾填埋等厌氧环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能够对好氧条件下难以分解的有机物质进行厌氧发酵,将其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含硫恶臭物质为例,脱硫弧菌可利用硫酸盐将其还原为硫化氢,之后再通过与其他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硫化氢转化为单质硫或硫酸盐,降低硫化氢浓度,减少恶臭。


竞争抑制作用也是微生物除臭剂发挥功效的重要方式。微生物除臭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在垃圾处理环境中迅速繁殖,与产生恶臭的有害微生物竞争营养物质、生存空间和氧气。例如,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乳酸,降低环境的 pH 值,这种酸性环境不利于一些产生氨气等碱性恶臭气体的微生物生存和繁殖,从而从源头上减少恶臭物质的产生。

此外,部分微生物还具备生物转化能力,能够将具有臭味的物质转化为无臭或低臭的物质。一些特殊微生物可以将甲硫醇等含硫恶臭物质转化为二甲基亚砜等相对无味的物质,降低垃圾处理环境中的臭味强度。


微生物除臭剂在垃圾处理厂的应用方式


喷雾除臭


在垃圾堆放区、分拣车间等区域,通过高压喷雾设备将稀释后的微生物除臭剂雾化喷洒。雾化后的微小液滴能够极大地增加与恶臭气体的接触面积,使微生物迅速吸附并分解恶臭物质。一般来说,微生物除臭剂的稀释比例为 1:100 - 1:500,具体根据现场恶臭程度进行调整。每天定时进行多次喷雾,可有效降低这些区域的异味浓度。


垃圾填埋场处理


在垃圾填埋过程中,每填埋一定厚度的垃圾后,均匀喷洒微生物除臭剂。微生物除臭剂能够渗入垃圾层内部,在厌氧环境下发挥作用,抑制恶臭气体产生。同时,还可以在填埋场周边设置喷雾系统,防止恶臭气体向周边扩散。对于已填埋的垃圾场,可通过钻孔灌注的方式,将微生物除臭剂注入深层垃圾中,进一步降低恶臭。


与垃圾渗滤液处理结合

垃圾渗滤液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和恶臭物质,将微生物除臭剂添加到渗滤液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可以在处理渗滤液的过程中,分解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减少恶臭气体的产生。例如,在渗滤液调节池、生物处理单元等环节投加微生物除臭剂,不仅有助于改善渗滤液处理效果,还能降低处理过程中散发的异味。


生物滤池应用


在垃圾处理厂的废气排放口设置生物滤池,填充含有微生物除臭剂的滤料,如火山岩、活性炭、木屑等。当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通过生物滤池时,被滤料表面的微生物吸附并分解。微生物利用滤料提供的附着表面和营养物质,在滤池中形成稳定的生物膜,持续对恶臭气体进行净化处理,使达标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